|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运动性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红细胞破坏增加、血浆容量扩张、慢性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铁摄入不足高强度运动可能增加铁需求,饮食中铁元素补充不足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建议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等补铁剂。
2、红细胞破坏增加运动时足部反复撞击地面可能导致足底血管内红细胞机械性破裂,长跑运动员多见。伴随乏力、运动耐力下降,可进行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查,确诊后需调整训练强度并补充造血原料。
3、血浆容量扩张长期有氧训练会使血浆容量代偿性增加,造成血液稀释性假性贫血。通常无特殊症状,血红蛋白浓度多在120-140g/L之间,无须特殊治疗,保持正常膳食即可。
4、慢性炎症反应过度训练可能诱发机体慢性炎症,干扰铁代谢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表现为持续疲劳、运动能力下降,需检测血清铁蛋白和C反应蛋白,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配合抗炎治疗。
运动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训练前后补充含维生素C的果蔬促进铁吸收,避免空腹进行高强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