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透析方法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替代肾脏功能的主要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及医疗条件选择合适方式。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治疗时需建立血管通路,常用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导管。每周需进行2-3次治疗,每次4-5小时。可能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需严格监测干体重和电解质平衡。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利用患者自身腹膜作为半透膜进行溶质交换。分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和间歇性腹膜透析两种模式。需通过手术植入腹膜透析管,每日更换透析液3-5次。感染风险相对较高,需严格无菌操作。适合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患者。
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采用缓慢持续的血滤方式,适用于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时间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精确控制容量和电解质。需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使用专用设备。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和生命体征。
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水分和蛋白质摄入,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000毫升,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变化,保持适当运动。出现发热、导管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透析方案。
尿结石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羊肉,但需避免过量摄入。羊肉富含优质蛋白和矿物质,但高嘌呤特性可能增加尿酸生成,需结合个体病情调整饮食。
羊肉作为动物性蛋白来源,其嘌呤含量中等偏高,代谢后可能增加尿液中尿酸浓度。对于尿酸结石或混合型结石患者,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促进结石形成。但羊肉中的锌、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健康,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建议选择瘦肉部位,烹饪时避免添加过多盐分及动物油脂,优先采用清炖、水煮等方式减少脂肪摄入。每日肉类总量控制在100-150克,并均匀分配至各餐次。
尿结石患者若存在高尿酸血症或既往尿酸结石病史,需严格限制羊肉摄入频率,每周不超过2次。急性发作期伴随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时,应暂时停止食用。同时需保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通过增加尿量降低矿物质浓度。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必要时完善24小时尿成分分析明确结石类型。
尿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增加低草酸蔬菜水果如卷心菜、苹果的摄入。避免同时食用羊肉与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适度进行跳跃运动帮助微小结石排出,但需防止剧烈运动引发肾绞痛。出现腰部持续隐痛或排尿异常时,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