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继发性高血压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继发性高血压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症状性高血压又称继发性高血压,是在某些疾病过程中继发的血压升高,高血压仅是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症状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等与高血压病相似,因此,当原发病的某些症状不太明显时,易误诊为高血压病。但是由于症状性高血压有致病原因可查,它的治疗和预后与高血压病完全不同。有些症状性高血压的原发病是可以治疗的,治愈后高血压可随之恢复正常,故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症状性高血压和高血压病鉴别。一般的讲,症状性高血压有如下特点:①发病时年龄较轻,有的在儿童时就发生高血压。②高血压进展较快。③与年龄相比,舒张压相对较高。④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甚至无效。⑤以往有肾脏病或大动脉炎的病史。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A.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B.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D.内分泌性病变,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E.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F.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器官移植长期应用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脂四项是检查什么

血脂四项是检查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检测项目,用于评估血脂代谢状态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1、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水平升高可能与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检测总胆固醇有助于评估整体血脂水平。 2、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血液中主要的脂肪形式,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脂肪和体内合成。其水平升高可能与高糖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增加胰腺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检测甘油三酯有助于了解脂肪代谢状态。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有助于清除血管壁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其水平降低可能与吸烟、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因素有关。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评估心血管保护作用。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其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日常生活方面,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调节血脂水平。建议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定期检测血脂四项,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可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