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肾后性肾功能衰竭可能由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压迫、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
1、尿路结石尿路结石阻塞输尿管或尿道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积水。治疗需解除梗阻,药物可选择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
2、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长期可能损害肾功能。治疗包括药物非那雄胺、多沙唑嗪、特拉唑嗪,严重时需手术。
3、肿瘤压迫盆腔或腹膜后肿瘤压迫输尿管可造成尿流梗阻。需针对原发肿瘤治疗,药物有顺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
4、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可能引起尿液反流。治疗包括间歇导尿,药物有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索利那新。
出现排尿困难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避免憋尿,保持每日适量饮水有助于预防尿路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