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引起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引起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爱华
刘爱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肾后性肾功能衰竭可能由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压迫、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

1、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阻塞输尿管或尿道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积水。治疗需解除梗阻,药物可选择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

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长期可能损害肾功能。治疗包括药物非那雄胺、多沙唑嗪、特拉唑嗪,严重时需手术。

3、肿瘤压迫

盆腔或腹膜后肿瘤压迫输尿管可造成尿流梗阻。需针对原发肿瘤治疗,药物有顺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

4、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可能引起尿液反流。治疗包括间歇导尿,药物有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索利那新。

出现排尿困难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避免憋尿,保持每日适量饮水有助于预防尿路梗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男性尿路感染吃什么消炎药

男性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等抗生素治疗,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1、左氧氟沙星

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对多数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有效,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头孢克肟

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过敏体质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磷霉素氨丁三醇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起效,对耐药菌株仍保持较高活性,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腹泻。

4、呋喃妥因

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特别适用于下尿路感染,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炎,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

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完成规定疗程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疗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