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血塞通片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引起的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等疾病,也可用于改善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1、活血化瘀血塞通片中的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血瘀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2、改善微循环药物可扩张血管,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适用于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3、抗血栓形成通过调节凝血功能,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预防血栓形成和发展,对预防中风复发、心肌梗死等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4、保护心脑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氧自由基对心脑细胞的损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
使用血塞通片需遵医嘱,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配合低盐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
耳朵下面长肿块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腮腺炎、脂肪瘤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淋巴结炎:多由邻近部位感染导致耳下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压痛性包块,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抗感染治疗。
2、皮脂腺囊肿:因毛囊堵塞形成囊性肿物,质地柔软且可移动,若继发感染需手术切除,未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控制炎症。
3、腮腺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腮腺肿胀,常伴发热和咀嚼痛,流行性腮腺炎需用利巴韦林颗粒,细菌性腮腺炎可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4、脂肪瘤:皮下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体积较大或影响外观时可通过脂肪瘤切除术、激光消融术等处理。
避免反复触摸肿块,观察是否伴随红肿热痛或体积增大,出现持续发热、肿块快速生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