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乳腺癌术后刀口肿块可通过局部热敷、药物治疗、穿刺抽吸、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肿块可能由术后血肿、脂肪液化、缝线反应、肿瘤复发等原因引起。
1、局部热敷早期轻微硬结可采用40℃左右温热毛巾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重复进行数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2、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非感染性炎症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片。
3、穿刺抽吸超声确认的液态肿块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引流,抽出血性或浆液性液体后加压包扎,必要时留置引流管。
4、手术切除持续增大或病理可疑的实性肿块需行扩大切除术,根据术中快速病理决定是否补充放疗或靶向治疗。
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穿戴无钢圈内衣减少摩擦,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肿块变化,发现红肿热痛及时就医。
乳腺癌AC化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1、多柔比星多柔比星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通过干扰DNA复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2、环磷酰胺环磷酰胺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通过破坏DNA结构发挥作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和出血性膀胱炎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配合水化治疗。
3、辅助用药化疗期间常配合使用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预防呕吐,以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骨髓抑制。
4、个体化调整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并依据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动态调整方案,必要时更换为表柔比星等心脏毒性较低的药物。
化疗期间应保持充足营养摄入,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心电图,出现发热或心悸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