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小儿过敏性皮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保湿剂、穿着透气衣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小儿过敏性皮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原、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水温过高可能加重皮肤干燥。选择无香料、无皂基的温和沐浴露,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清洗后轻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导致摩擦刺激。清洁频率不宜过高,每日1-2次即可,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
2、避免接触过敏原
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吸入性物质,以及镍、香料等接触性物质。家长需定期清洗床单被套,使用防螨寝具,减少毛绒玩具摆放。外出时可给儿童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新购衣物需充分洗涤后再穿着,避免化学残留物刺激。
3、使用保湿剂
选择不含香精、色素的低敏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医用护肤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最佳,此时皮肤含水量高有助于锁水。冬季或干燥环境下可增加使用频次,每日2-3次均匀涂抹于全身。家长需观察儿童使用后是否出现刺痛等不适反应。
4、穿着透气衣物
优先选择纯棉、丝绸等天然透气面料,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衣物宜宽松柔软,领口袖口不宜过紧。出汗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减少汗液刺激。清洗时使用中性洗涤剂,充分漂洗避免化学残留。新衣物建议翻面洗涤数次后再给儿童穿着。
5、遵医嘱用药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顽固性皮损可能需配合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合并感染时医生会开具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口服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严重病例可能需系统使用免疫调节剂。
家长需定期修剪儿童指甲避免抓挠,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注意定期清洁。饮食上记录可疑致敏食物,常见如牛奶、鸡蛋、坚果等。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改善过敏体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渗液、结痂等感染征象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