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掏耳朵后听不见声音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掏耳朵后听不见声音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掏耳朵后听不见声音可能与外耳道损伤、耵聍栓塞、鼓膜穿孔、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清理外耳道、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耳道及鼓膜情况,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损伤。

1、外耳道损伤

掏耳时用力过猛或工具不当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引发局部肿胀堵塞耳道。表现为耳痛、闷胀感及听力下降。需停止掏耳并保持干燥,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严重时需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消炎消肿。

2、耵聍栓塞

掏耳可能将耵聍推向深处形成硬块,完全阻塞耳道时会出现突发性耳聋。伴有耳鸣和耳闷感。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禁止自行挖掏。反复栓塞者建议定期到医院清理。

3、鼓膜穿孔

尖锐物掏耳可能刺穿鼓膜,导致剧烈耳痛后出现传导性耳聋,可伴随耳鸣和眩晕。小穿孔多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期间避免进水,禁用滴耳液。

4、外耳道炎

掏耳造成黏膜损伤后易继发细菌感染,外耳道充血肿胀会阻碍声波传导。典型症状为耳痛加剧和渗出液。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配合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化脓时需切开引流。

5、中耳炎

鼓膜穿孔后病原体侵入中耳腔可能引发炎症,表现为听力减退伴搏动性耳鸣。急性期用氯霉素滴耳液控制感染,慢性者需行鼓室成形术。治疗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

掏耳后出现听力障碍应立即停止任何耳道操作,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恢复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通风,不用棉签等物品擦拭。若伴随发热、眩晕或持续疼痛超过24小时,需急诊排除严重并发症。日常建议每半年由专业医生评估耳道清洁需求,勿将发卡、牙签等非专用工具插入耳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突聋后耳鸣多久能消失

突发性耳聋后耳鸣消失时间一般在1-3个月,具体恢复时间与听力损伤程度、治疗时机、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突发性耳聋后耳鸣的持续时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通过规范治疗可缓解耳鸣症状,尤其是早期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改善微循环药物干预的患者。若伴随轻度听力下降且治疗及时,耳鸣可能在1个月内逐渐减轻或消失。对于中度听力损伤患者,耳鸣症状可能持续1-2个月,需结合高压氧治疗、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干预。少数听力损失严重或治疗延迟的患者,耳鸣可能持续超过3个月甚至长期存在,这类情况需通过习服疗法、声音掩蔽等康复手段改善症状。耳鸣持续时间与内耳毛细胞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早期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窗口。

突发性耳聋后应严格避免噪音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控制血压血糖在稳定水平。饮食上限制高盐高脂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全谷物等。避免用力擤鼻、潜水等可能加重内耳压力的行为,若耳鸣持续超过1个月无改善或伴随眩晕加重,需复查听力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