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胃炎与胃溃疡的症状区别主要体现在上腹疼痛规律、伴随症状及并发症风险,胃炎多表现为隐痛或胀痛,胃溃疡则以进食后疼痛加重为特征。
1. 疼痛特点胃炎疼痛多为弥漫性上腹隐痛或饱胀感,持续时间短;胃溃疡疼痛局限在剑突下,呈灼烧样或钝痛,进食后1-2小时加重。
2. 伴随症状胃炎常伴嗳气、恶心、食欲减退;胃溃疡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穿孔性剧痛。
3. 发作诱因胃炎症状多由饮食不当、酒精或药物刺激诱发;胃溃疡疼痛具有周期性,春秋季易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4. 疾病进展胃炎较少引发严重并发症;胃溃疡可能进展为出血、穿孔或梗阻,长期不愈有癌变风险,需胃镜确诊并规范治疗。
出现持续上腹痛或呕血黑便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规范用药治疗原发病。
突然拉肚子可通过饮食调整、补充水分、腹部保暖、药物辅助等方式缓解。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受凉、感染、胃肠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暂停食用生冷、油腻及乳制品,选择米汤、馒头等低渣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
2、补充水分每半小时饮用100-200毫升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腹部保暖用暖水袋热敷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分钟缓解肠痉挛。
4、药物辅助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双歧杆菌调节菌群,洛哌丁胺抑制肠蠕动,均需遵医嘱使用。
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