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样的症状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样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春香
张春香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闷、听力下降、耳鸣和耳内积液感,严重时可能伴随耳痛或头晕。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物理治疗,同时注意日常护理。
1、耳闷与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耳闷感和听力下降。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导致声音传导受阻。积液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患者常感觉耳朵像被堵住,听声音时模糊不清。治疗上,可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减轻咽鼓管水肿,或口服黏液溶解剂(如氨溴索)帮助排出积液。
2、耳鸣与耳内积液感
部分患者会感到耳内有液体流动的声音或持续性耳鸣。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对鼓膜和内耳结构产生压力。耳鸣可能表现为嗡嗡声或流水声。治疗上,可通过咽鼓管吹张术或鼓膜穿刺术排出积液,缓解症状。同时,避免用力擤鼻,减少耳压变化。
3、耳痛与头晕
在炎症加重或继发感染时,患者可能出现耳痛或头晕。耳痛通常为钝痛或刺痛,头晕则与内耳平衡功能受影响有关。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控制感染,或通过鼓膜置管术引流积液。头晕严重时,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4、日常护理与预防
预防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在于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反应。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咽鼓管功能。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多样,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早期发现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膜穿孔了会耳聋吗

耳膜穿孔可通过修复手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耳聋。耳膜穿孔可能由外伤、感染、气压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修复、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等方式治疗。 1、外伤:耳膜穿孔常由外力撞击、掏耳不当等外伤引起。轻微穿孔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等方式自愈,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2、感染: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耳膜穿孔。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必要时需引流脓液。 3、气压变化:潜水、飞行等气压变化可能导致耳膜穿孔。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快速升降、使用耳塞等,穿孔后需避免进一步损伤。 4、噪音:长期暴露于高分贝噪音可能导致耳膜损伤。减少噪音暴露、使用耳塞等防护措施可降低风险,已穿孔者需避免进一步损伤。 5、手术修复:严重耳膜穿孔需手术修复,如鼓膜成形术、鼓室成形术等。术后需避免感染、定期复查,确保修复效果。 耳膜穿孔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适当进行耳部按摩、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恢复。定期复查听力,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