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皮肤凸起一块表面粗糙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皮肤凸起一块表面粗糙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皮肤凸起一块表面粗糙可能是寻常疣、脂溢性角化病、扁平苔藓、银屑病或慢性湿疹等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由医生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1. 寻常疣

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黄豆大小的粗糙丘疹,表面呈乳头瘤状增生。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或冷冻治疗。避免搔抓防止扩散。

2. 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是良性表皮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褐色粗糙斑块。一般无须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激光或手术切除。日常需注意防晒。

3. 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可见网状白纹。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卤米松乳膏,或口服阿维A胶囊。

4. 银屑病

银屑病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治疗常用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严重者需光疗或生物制剂。

5. 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会导致皮肤增厚、粗糙伴苔藓样变。建议使用尿素软膏软化角质,配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皮肤湿润。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或摩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皮损持续增大、破溃或伴有疼痛,应立即复诊。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上火怎么办

小儿上火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量、保持规律作息、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小儿上火通常由饮食不当、环境干燥、积食、感染、体质偏热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小儿上火可能与过多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高热量零食有关,表现为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建议减少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如梨、苹果、冬瓜等清热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食物。若因积食导致腹胀便秘,可尝试山楂煮水或山药粥助消化。

2、增加饮水量

水分不足易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出现小便黄赤、嘴唇干裂等症状。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1-3岁幼儿需600-1000毫升,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竹叶水。避免含糖饮料,夏季可适量添加金银花露。家长需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

3、保持规律作息

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可能加重内热,伴随眼屎增多、烦躁哭闹。保证每天10-12小时睡眠,午休1-2小时。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活动,营造安静环境。对于夜间盗汗的儿童,家长需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棉质衣物,防止着凉。

4、物理降温

体温升高或面颊潮红时,可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等部位,或贴退热贴辅助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擦浴。若伴随咽喉肿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3岁以下幼儿需家长用棉签蘸取清洁口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清洗。

5、遵医嘱使用药物

顽固性上火可能与细菌感染或维生素缺乏有关,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七星茶颗粒、金银花露口服液等中成药,或复合维生素B片剂补充营养。细菌性口炎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真菌感染则选用制霉菌素悬混液。

家长应每日记录儿童饮食与症状变化,避免自行使用成人降火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避免正午暴晒。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精神萎靡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长期反复上火建议检查免疫功能与微量元素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