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尿隐血持续1+至3+可通过调整饮水、抗感染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必要时肾穿刺活检等方式干预。尿隐血可能由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剧烈运动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水
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红细胞在泌尿道的机械刺激。避免长时间憋尿,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可适量饮用碱性水或柠檬水,维持尿液pH值在6-7之间,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饮水量。
2、抗感染治疗
尿路感染引起的隐血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治疗期间需复查尿常规直至转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概率较高。
3、控制基础疾病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药物控制蛋白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应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需通过免疫抑制剂稳定病情。
4、定期复查
建议每1-3个月复查尿常规和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持续6个月以上。若出现肉眼血尿、水肿或血压升高需立即就诊。40岁以上患者应每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必要时做膀胱镜或CT尿路造影。
5、肾穿刺活检
对于持续3个月以上的无症状镜下血尿,且伴随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时,需考虑肾穿刺明确病理类型。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等需通过病理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检查前需停用抗凝药物3-7天。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马拉松、拳击等易造成肾挫伤的活动,女性经期前后可能出现假阳性需避开检测。保持会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若伴随腰痛发热、尿量减少或泡沫尿增多,须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