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脑干梗塞最危险是第5天吗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干梗塞最危险是第5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干梗塞的危险期并非固定在第5天,病情严重程度与个体差异、治疗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脑干梗塞的危险期主要集中在发病后72小时内,部分患者可能延续至1-2周。

脑干梗塞发病初期72小时是病情变化最关键的阶段。由于脑干控制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梗塞后易出现水肿加重、神经功能恶化。此阶段可能伴随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瘫痪加重等症状,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部分患者因脑水肿高峰期出现在发病后3-5天,可能表现出病情暂时性加重,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历这一过程。

少数患者因梗塞面积大或合并出血转化,危险期可能延长至1-2周。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甚至因延髓功能衰竭导致呼吸心跳骤停。但临床统计显示,多数致死病例仍集中在发病早期,尤其是未及时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的患者。

脑干梗塞患者需在发病后立即就医,通过头颅核磁共振明确病变范围。治疗上需根据病情选择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控制脑水肿等措施,必要时行介入取栓手术。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呼吸节律等指标,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头部。恢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与肢体康复,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坐飞机对颅内肿瘤有什么影响

坐飞机对颅内肿瘤的影响通常较小,但需结合肿瘤类型、体积及患者症状综合评估。颅内肿瘤患者乘机前应咨询医生,必要时完善影像学检查。

多数情况下,稳定的良性小体积肿瘤患者乘机风险较低。飞机起飞降落时的气压变化可能引起短暂头痛或耳部不适,但不会直接刺激肿瘤生长。舱内轻度缺氧环境对血供丰富的脑膜瘤等影响更小,这类肿瘤通常有完整包膜且生长缓慢。飞行中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憋气动作可减少不适感。若近期未出现呕吐、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短途飞行一般无须特殊防护。

少数情况下,体积超过3厘米的恶性肿瘤或位于颅后窝的肿瘤需谨慎。快速生长的胶质瘤可能因气压变化导致瘤周水肿加重,出现突发性剧烈头痛或意识障碍。近期接受开颅手术者存在未愈合骨窗时,气压差可能诱发脑脊液漏。合并癫痫病史的患者,机舱内缺氧可能降低发作阈值。此类患者建议备妥脱水剂如甘露醇注射液、抗癫痫药如左乙拉西坦片等应急药物,并优先选择配备医疗设备的航班。

颅内肿瘤患者乘机前应监测血压血糖,避免穿着过紧衣领。飞行中每小时活动下肢预防血栓,使用U型枕保护颈椎。若出现喷射性呕吐、单侧肢体无力等脑疝先兆,应立即寻求机组医疗协助。术后三个月内患者或接受放疗者,建议出具医生开具的适航证明再安排行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