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泡性角结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泡性角结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泡性角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主要症状是眼睛充血、发红,在黑眼球与白眼球交界的部位有小米粒大小的泡状隆起,周围有明显的结膜血管扩张充血,通常不伴有眼痛等症状,可以有轻度的异物感等。泡性角结膜炎的发生,是由于自体免疫反应造成的。通俗的讲,也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的把角膜与结膜组织当成是有害组织而进行攻击产生的炎症。治疗上主要是点抑制免疫反应的药物,例如激素滴眼液,常用的有氟米龙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等。也可以配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普拉洛芬滴眼液、吲哚美辛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通常规律用药治疗1到2周左右,泡性角结膜炎可以痊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脉络膜脱离怎么治疗

脉络膜脱离可通过药物注射、激光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脉络膜脱离可能与眼外伤、眼部手术、炎症反应、高度近视、眼内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闪光感等症状。 1、药物注射:脉络膜脱离早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5mg/ml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0.5mg/0.05ml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减轻炎症反应和渗出。注射后需密切观察眼压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激光治疗:对于局限性脉络膜脱离,可采用氩激光或半导体激光进行光凝治疗。激光能量设置为200-500mW,曝光时间0.1-0.2秒,光斑大小100-200μm。治疗时需避开黄斑区,术后定期复查眼底情况。 3、手术修复:对于广泛性脉络膜脱离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手术方式包括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术中需使用重水或硅油进行视网膜复位。术后需保持俯卧位2-3周,促进视网膜贴附。 4、术后护理: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底,监测视网膜复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视网膜再次脱离。保持眼部清洁,按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 5、长期管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网膜病变。控制近视度数增长,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用眼。适当补充维生素A、C、E等营养素,保护视网膜健康。 脉络膜脱离患者需注意均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