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肌酐偏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尿路梗阻、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或短期内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可能导致肌酐暂时性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适当减少运动强度、调整饮食结构后1-2周内可自行恢复。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食用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

2、急性肾损伤

严重感染、脱水或肾毒性物质接触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临床常用复方α-酮酸片配合注射用呋塞米治疗,必要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3、慢性肾脏病

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逐渐损害肾功能。此时肌酐升高多伴有贫血、皮肤瘙痒等症状。常用碳酸氢钠片调节酸碱平衡,联合药用炭片吸附毒素。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小球滤过率,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4、尿路梗阻

肾结石或前列腺增生可能阻塞尿路导致肌酐蓄积。典型表现为排尿困难、腰背部绞痛。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梗阻部位,轻症可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平滑肌,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5、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出现肌酐升高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肾功能。老年患者用药前需评估肌酐清除率。

肌酐偏高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吸收蛋白。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建议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出现明显乏力或水肿症状时须及时就诊肾内科。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变化,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衰竭如何治疗更为有效

肾衰竭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治疗。肾衰竭通常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药物损伤、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避免过量蛋白质加重肾脏负担。 2、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是延缓肾衰竭进展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有助于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3、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肾衰竭的替代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腹膜透析每日4次,每次30分钟。透析可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 4、肾移植: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治疗方式,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100mg每日两次、他克莫司1mg每日两次,以防止排斥反应。 5、并发症管理:肾衰竭患者常伴有贫血,需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阿法依泊汀4000IU每周一次。骨质疏松也是常见并发症,可补充钙剂如碳酸钙500mg每日两次,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0.25μg每日一次。 肾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调整治疗方案。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心理护理同样重要,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