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窦性停搏和长间歇的区别是什么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窦性停搏和长间歇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欣佚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窦性停搏和长间歇的区别主要是产生的原因不同。窦性停搏的产生和窦房结本身的病变有关系,是由于窦房结一过性的不能产生窦性激动,从而导致心电图出现心动过缓现象发生。而长间歇的现象除了窦性停搏引起长间歇之外,其他的因素,比如心房颤动持续存在,会引起长间歇现象的发生。其他的心律失常,比如心脏早搏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终止之后,也有可能引起长间歇现象的发生。此外,窦性停搏现象常常引起患者出现头晕以及视物黑蒙的症状表现,但长间歇现象,尤其是心房颤动合并的长间歇,不一定会引起症状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服用高血压药物的原则

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原则包括个体化治疗、规律服药、监测血压、避免随意停药、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1、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患者应根据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药物。例如,年轻患者可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片,每日10-20mg,老年患者可考虑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片,每日5-10mg。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 2、规律服药:高血压药物需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漏服或随意更改剂量。建议患者每日固定时间服药,如早晨起床后或晚餐前,以维持血压稳定。漏服药物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3、监测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记录血压变化。建议每周至少测量2-3次,使用家用血压计或前往医院测量。监测结果有助于医生评估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避免随意停药:高血压患者不可因血压暂时稳定而自行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如需调整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或更换药物。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减弱降压药效果,利尿剂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需谨慎。患者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 高血压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结合饮食、运动等综合管理。饮食上应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增加富含钾、镁、钙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牛奶等。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血压控制。定期复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