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胃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胃息肉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酸反流、遗传因素、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直径超过5毫米或有癌变风险的息肉需内镜下切除,常用方法包括高频电切术、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6小时并复查胃镜。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伴有胃酸过多可使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等抑酸护胃药物。
3、定期随访直径小于5毫米的增生性息肉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随访期间发现息肉增大或形态改变需及时干预。
4、手术切除直径超过2厘米的广基息肉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可能需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术后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日常应避免高盐腌制食物,戒烟限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实行分餐制。术后患者应遵循流质-半流质-普食的渐进饮食原则。
胃炎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减少胃酸分泌。急性期可进食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胃酸过多可选用铝碳酸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酸药物。
3、中医调理脾胃虚弱型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型可用柴胡疏肝散。针灸取穴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4、手术治疗严重并发症如胃穿孔、大出血需进行胃部分切除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胃炎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