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萎缩性胃炎多数情况下可以控制或改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胃镜监测。
1、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能促进黏膜修复,维生素B12可纠正内因子缺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甲钴胺等药物。
2、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的饮食,少量多餐。适量食用猴头菇、山药、南瓜、秋葵等有助于胃黏膜修复的食物。
3、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之一,采用四联疗法可根除。治疗需包含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完整疗程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4、定期胃镜监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可能伴随肠上皮化生,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发现癌前病变时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干预措施。
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定期复查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脱水休克,治疗方法包括补液支持、对症用药、饮食调整、病因治疗。
1、恶心呕吐胃黏膜受刺激引发的防御反应,轻症可通过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缓解,严重呕吐需使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
2、腹痛腹泻肠道蠕动异常导致痉挛性疼痛,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可缓解腹泻,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3、发热乏力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改善症状,持续高热需警惕严重感染可能。
4、脱水休克大量体液丢失导致的循环衰竭,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即可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晶体液配合电解质监测。
发病期间选择低脂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糖饮食,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