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麻痹症全名叫什么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麻痹症全名叫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臧金萍
臧金萍 郑州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麻痹症的全名是“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和瘫痪。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疫苗接种和及时医疗干预。
1、脊髓灰质炎的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侵入神经系统,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遗传因素对该病的影响较小,但环境因素如卫生条件差、人口密集等会增加感染风险。生理因素方面,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外伤或手术也可能间接增加感染风险。
2、脊髓灰质炎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和肌肉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肢体瘫痪。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如果怀疑感染,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3、脊髓灰质炎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常用的疫苗包括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治疗方面,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例如,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必要时进行手术矫正畸形。
4、康复与护理
对于已经出现瘫痪的患者,康复治疗至关重要。物理治疗如电刺激、按摩和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家长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脊髓灰质炎虽然严重,但通过疫苗接种和科学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家长应重视儿童疫苗接种,同时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减少感染风险。如果发现疑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母乳性黄疸三大特征

母乳性黄疸的三大特征一般包括持续时间较长、体重增长正常、与母乳喂养相关。该类型黄疸多发生在足月健康新生儿中,大多数情况下对婴儿健康无严重影响,但仍需及时监测和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1、持续时间较长 母乳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1-2周,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甚至1-3个月,但随着婴儿逐渐长大,肝功能完善,黄疸会自然消退。因为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尚不成熟,加上母乳中某些物质可能抑制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持续存在。如果宝宝状态良好,例如吃睡正常、活力足,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需定期监测黄疸指数,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1-2天来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2、体重增长和健康状况正常 尽管母乳性黄疸出现时皮肤和眼白可能发黄,但大部分黄疸宝宝的体重增长和日常表现没有异常,这也是鉴别母乳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重要线索。如果婴儿体重增加缓慢、呕吐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溶血或其他病理原因引发的黄疸。 3、与母乳喂养相关 母乳性黄疸仅发生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延缓肝酶的成熟及胆红素排泄,进而引起黄疸。部分家长担心母乳喂养会对宝宝健康不利,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停止母乳喂养。通过增加喂奶频率、保证宝宝每日摄入足够水分量,能够帮助其更快代谢胆红素。如果怀疑是因为母乳成分引起,可短暂停母乳改为配方奶2-3天,观察黄疸改善情况,随后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大多为自限性疾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随时留意宝宝症状变化,并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若伴随发热、嗜睡、拒奶等异常表现,应第一时间咨询儿科确保宝宝健康不受影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