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胃癌早期治疗效果通常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治疗效果主要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案选择、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
1. 肿瘤分期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愈,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需追加手术切除。
2. 病理类型分化型腺癌预后优于未分化型,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恶性程度较高需密切随访。
3. 治疗方案标准治疗包括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等,必要时需结合化疗或靶向治疗。
4. 身体状况患者心肺功能、营养状态等基础条件直接影响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速度。
建议确诊后尽早就医,由专科医生根据胃镜、CT等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并保持清淡饮食。
体检肿瘤五项标志物检测通常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项目,主要通过静脉采血完成检查。
1、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检测时需空腹8小时以上,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异常升高可能与肝癌、肝炎等疾病相关。
2、癌胚抗原癌胚抗原属于广谱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有提示作用,检测结果受吸烟、炎症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
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99主要反映胰腺癌和胆管癌风险,检查前3天需避免高脂饮食,部分良性胆道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轻度升高。
4、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25对卵巢癌诊断价值较高,女性检测应避开月经期,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可能干扰检测结果。
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筛查,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测,前列腺增生或直肠指检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数值上升。
肿瘤标志物检测需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单项指标异常不必过度紧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复查或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