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受到惊吓后一直害怕紧张心慌可通过心理调节、放松训练、药物干预、专业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短期应激反应、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心血管异常等原因引起。
1、心理调节短期应激反应可通过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避免反复回忆惊吓场景,家属应陪伴安抚情绪。
2、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和渐进式肌肉放松有助于缓解躯体紧张症状,每日重复进行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3、药物干预持续症状超过两周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劳拉西泮、帕罗西汀、普萘洛尔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4、专业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认知行为治疗,伴随心悸胸闷需排除心律失常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胸痛晕厥需立即急诊就医。
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10次属于呼吸过缓,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可能与睡眠状态、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睡眠状态深睡眠时呼吸频率可降至10-12次/分钟,属于生理性变化,无须特殊处理,保持规律作息即可。
2、药物影响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可能抑制呼吸中枢,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伴随嗜睡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3、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有关,表现为怕冷、乏力,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4、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或肿瘤压迫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伴随头痛呕吐,需通过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长期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钟建议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