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胃肠道间质瘤介入疗法是什么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肠道间质瘤介入疗法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肠道间质瘤介入疗法是通过微创技术局部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化学消融术等。

1、动脉栓塞术

通过导管阻断肿瘤供血动脉,可能导致肿瘤缺血坏死。适用于血供丰富的肿瘤,需配合靶向药物控制复发。

2、射频消融术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直接摧毁肿瘤组织。对直径小于5厘米的病灶效果较好,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等短期反应。

3、粒子植入术

将放射性粒子精准植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辐射。适合无法手术的病灶,需严格防护避免辐射泄漏。

4、化学消融术

向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等化学制剂诱导坏死。操作简便但需多次治疗,可能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介入治疗需联合病理检测和基因分型,术后定期复查增强CT评估疗效,同时注意维持均衡饮食避免胃肠刺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预后怎样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预后差异较大,主要与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类型、治疗时机及个体差异有关。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预后较差。

1. 肿瘤分期:

I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较高水平,IV期患者即使联合放化疗预后仍不理想。

2. 基因突变:

MLH1或MSH2基因突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伴随更高概率的二次原发癌。

3. 治疗时机:

规范化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性手术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诊治会导致生存率下降。

4. 个体差异:

年龄、基础疾病及治疗耐受性等因素均会影响预后评估。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肠镜监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严格遵医嘱进行随访和治疗方案调整。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