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宝宝痢疾发烧可通过补液治疗、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痢疾通常由细菌感染、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家长需及时给宝宝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少量多次喂服温水或米汤,观察尿量是否减少。
2、物理降温:家长需用温水擦拭宝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体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栓剂。
3、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痢疾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蒙脱石散等药物,需完成全程用药。
4、调整饮食:家长需暂停辅食喂养,给予米粥、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加重腹泻症状。
建议家长记录宝宝排便次数和体温变化,便血或持续高热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清洁。
宝宝心脏房间隔缺损可通过定期随访观察、药物控制症状、介入封堵术、外科修补手术等方式治疗。房间隔缺损通常由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母体感染、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定期随访观察小型缺损可能自愈,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宝宝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缺损大小变化,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控制症状出现心衰时需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螺内酯、地高辛等药物,家长需观察用药后尿量及精神状态。
3、介入封堵术中等大小缺损可选择经导管封堵,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家长需按医嘱给宝宝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避免感染。
4、外科修补手术大型缺损或合并其他畸形需开胸修补,术后需在ICU监护。家长应学习伤口护理方法,注意观察体温及进食情况。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补充叶酸和维生素,避免接触辐射和有毒物质,按计划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