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体外碎石操作必须由持有医师资格证的专业医师执行。体外碎石术属于医疗行为,涉及超声波能量释放和患者安全管控,操作者需具备泌尿外科或影像科执业资质,同时需完成体外冲击波碎石专项培训。
1、法律依据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所有医疗诊断治疗操作均需由注册医师在执业范围内实施,体外碎石术包含在内。
2、技术资质操作者需掌握泌尿系统解剖学知识、影像定位技术和能量参数调节能力,这些均属于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非医师无法通过短期培训获得完整资质。
3、风险控制术中可能出现肾周血肿、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需具备即时判断和处理能力,这是医师执业考核的基本要求。
4、设备管理体外碎石机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医疗机构配置需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操作人员资质同步纳入监管范围。
接受体外碎石治疗前应核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操作医师资质证书,确保医疗安全与合法权益。
右肾下盏结石可能由饮水量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尿路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碎石等方式治疗。
1、饮水量不足每日饮水量过少导致尿液浓缩,结晶物质沉积形成结石。建议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均匀分配于全天。
2、高盐高蛋白饮食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和钠盐会增加尿钙排泄。需限制每日食盐量在5克以下,减少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3、尿路感染可能与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
4、代谢异常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多饮多尿、关节疼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选用枸橼酸钾、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药物。
建议保持适度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避免长期憋尿,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