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拔牙后邻牙松动可能由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咬合创伤、牙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调整咬合、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
1. 牙槽骨吸收:拔牙后缺牙区骨质流失可能导致邻牙支持不足。建议通过植骨手术恢复骨量,日常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用力咀嚼硬物。
2. 牙龈萎缩:缺牙导致牙龈支撑力下降时,需加强口腔清洁并使用含氟牙膏。严重者可选择牙龈移植术,配合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愈合。
3. 咬合创伤:拔牙后咬合关系改变可能造成邻牙受力异常。需及时调磨对颌牙尖,制作临时义齿分散咬合力,避免单侧咀嚼。
4. 牙周炎:可能与菌斑堆积或免疫下降有关,表现为牙龈出血和口臭。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使用甲硝唑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感染。
松动牙恢复期间应进食软食,避免冷热刺激,定期复查牙周状况。若松动持续加重需及时进行牙周纤维带固定或种植修复。
拔牙后一般24小时后可以刷牙,实际时间受到创口愈合情况、出血程度、医生建议、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创口愈合:拔牙后创口形成血凝块,过早刷牙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影响愈合。
2、出血程度:若拔牙后出血较多,需延迟刷牙时间,避免刺激创口加重出血。
3、医生建议:根据拔牙难度和术后情况,医生可能给出具体时间建议,需严格遵守。
4、个人体质:愈合能力差异会影响刷牙时间,体质较弱者需适当延后。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可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清洁口腔,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过硬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