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多数年轻女性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生育,但需在孕前及孕期密切监测血压并调整用药方案。主要影响因素有血压控制水平、靶器官损害程度、降压药物选择及妊娠并发症风险。
1、血压控制孕前需将血压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妊娠安全降压药,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品。
2、器官评估孕前应完善心脏超声、肾功能等检查,排除左心室肥厚、蛋白尿等靶器官损害,合并重度视网膜病变或肾功能不全者妊娠风险较高。
3、药物调整妊娠期可继续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钙拮抗剂,禁用利尿剂与普利类药品,血压波动时需及时调整盐酸拉贝洛尔片剂量。
4、并发症预防此类孕妇发生子痫前期概率较高,需从孕12周起每日补充钙剂600毫克,定期监测尿蛋白及胎儿生长情况。
计划妊娠前3个月应到产科与心内科联合门诊评估风险,孕期保持低盐饮食并每周监测血压,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冠心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心肌梗死等,按严重程度从早期表现到终末期发展排列。
1、心绞痛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是典型表现,多由体力活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有关。
2、胸闷气短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伴随胸部紧缩感。常见于冠状动脉血流受限时心肌供氧不足。
3、心悸乏力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跳异常感,伴随持续疲劳。多因心肌长期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
4、心肌梗死持续剧烈胸痛伴冷汗、濒死感,提示冠状动脉完全阻塞。需立即就医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并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等他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