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脚气病性心脏病怎么办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脚气病性心脏病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郝盼盼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脚气病性心脏病可通过补充维生素B1、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心脏功能等方式治疗。脚气病性心脏病通常由长期维生素B1缺乏、酗酒、胃肠吸收障碍、慢性疾病消耗等原因引起。

1、补充维生素B1:

维生素B1缺乏是主要病因,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制剂纠正缺乏状态,常用药物包括硫胺素片、呋喃硫胺注射液、丙硫硫胺片。

2、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摄入,如糙米、全麦食品、瘦肉、豆类等,避免长期食用精制米面,戒酒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

3、药物治疗:

针对心脏症状可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强心药物改善心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地高辛片、螺内酯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状况,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心力衰竭,需住院进行静脉维生素B1补充和心功能支持治疗。

日常需保证均衡营养摄入,避免酗酒,出现心悸、气促等心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长期维生素B1缺乏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冠心病患者放了支架后有什么影响

冠心病患者放置支架后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药物副作用、心理适应问题等影响。

1、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过度增生可能导致管腔再次狭窄,与患者术后未规范用药、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2、血栓形成风险

支架作为异物可能诱发血小板聚集,急性期需联合使用替格瑞洛等强效抗凝剂,术后1年内双抗治疗期间需监测出血倾向。

3、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质子泵抑制剂可缓解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胃肠不适,出现肌痛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4、心理适应障碍

部分患者术后产生虚假安全感或过度焦虑,心脏康复训练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家属应关注情绪变化。

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循序渐进进行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心脏功能,出现胸痛复发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