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热射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热射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廖张元
廖张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任医师
热射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治疗的核心是迅速降低体温和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常见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药物支持和对症治疗。及时就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治疗热射病的首要措施,目的是快速降低核心体温至38.9℃以下。常用方法包括冰水全身冷却:将患者置于装满冰水的浴缸中泡水,同时监测体温;冰袋冷敷:将冰袋或冷敷布置于患者腋窝、颈部、腹股沟等主要动脉处。还可以通过使用电风扇或喷水装置辅助蒸发散热。冷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低体温。
2、药物支持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维持患者的循环和器官功能。常见情况包括应用静点补液治疗纠正脱水和失盐问题,患者可能需要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Ringer’s Lactate。对于有炎性反应迹象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炎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稳定。
3、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例如,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注射镇静药如地西泮;若出现呼吸衰竭,可以通过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对于肾功能紊乱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透析技术辅助治疗,以保障代谢平衡。长时间高热引发的肝功能受损可能需要肝保护药物或其他专项处理。
快速识别热射病的症状和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一旦发现高热并伴有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降温措施,同时尽快送医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术中唤醒麻醉药物怎么选择

术中唤醒麻醉常用的药物包括丙泊酚、瑞芬太尼和地氟烷,它们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术中需求以及麻醉医生的经验综合决定。合适的麻醉药物搭配能够确保患者在术中清醒时保持安全和舒适,同时又能满足外科操作的需要。 1、丙泊酚的应用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代谢清除迅速的特点,适用于术中唤醒麻醉。术中使用丙泊酚可以确保患者快速清醒,同时术毕后较少出现术后困倦或恶心等副作用。其剂量需要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和代谢能力精确调整。对于心脏功能较差的患者,因丙泊酚可能导致血压下降,需谨慎使用。 2、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强效镇痛作用,常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它能够减轻术中疼痛与不适感,同时在麻醉后快速代谢以避免残留影响。瑞芬太尼的优势在于可精确控制术中的镇痛水平,并在唤醒时迅速降低浓度,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清醒状态。过量使用可能抑制呼吸,因此需要监测呼吸参数。 3、地氟烷的吸入麻醉优点 地氟烷是一种吸入型麻醉药物,适用于需要快速调整麻醉深度的复杂手术。其特点是代谢负担小,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少,且不易引起长期神经毒性。术中可通过调整吸入浓度控制意识清醒程度。与静脉麻醉药物不同,地氟烷的代谢依赖呼吸排泄,适合由麻醉机实时监测和调整。 温馨建议: 术中唤醒麻醉对药物剂量、时间、患者状态把控要求较高,需进行个性化设计,避免过于统一模板化。术后需特别注意医疗团队协同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状态。如需接受术中唤醒手术,请提前与麻醉医生详细沟通,以便制定最适合您的个性化麻醉方案。 术中唤醒麻醉的药物选择需专业团队综合考量患者自身条件和手术需求,患者在术后也需密切观察身体状态并早期反馈,与医护团队充分配合保障手术成功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