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小孩出牙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保持口腔清洁、药物辅助等方式缓解。出牙期发热通常由牙龈炎症、免疫反应、继发感染、体质差异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敷。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就医。
2、调整饮食提供凉软食物如苹果泥、酸奶,避免过硬或过热食物。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水,观察进食后体温变化。
3、口腔清洁用纱布蘸生理盐水轻拭牙龈,每日2-3次。家长需注意手指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4、药物辅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可遵医嘱使用。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有皮疹需及时就诊。
出牙期建议选择磨牙棒缓解不适,避免含糖食物,定期检查乳牙萌出情况。若出现拒食、精神萎靡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可通过居家护理、对症用药、预防并发症、隔离观察等方式解决。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1、居家护理建议家长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用温水漱口;手足皮疹避免抓挠,可涂抹炉甘石洗剂;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
2、对症用药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抗病毒,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口腔疼痛。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3、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可能与EV71型病毒感染有关,需立即就医。保持患儿指甲修剪平整。
4、隔离观察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家长接触患儿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洗手,玩具餐具每日煮沸消毒。
患病期间建议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保证充足睡眠。托幼机构发生聚集病例时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