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感冒类型可通过症状特点、病程长短、实验室检查及对治疗反应综合判断,病毒性感冒与细菌性感冒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异。
1、症状特点病毒性感冒多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喉咙痒、干咳,全身症状如肌肉酸痛更明显;细菌性感冒常见脓性鼻涕、咽喉肿痛伴黄痰,发热程度往往更高。
2、病程进展病毒性感冒症状3-5天达高峰后逐渐缓解;细菌性感冒若无干预症状持续加重,超过1周未见好转需警惕细菌感染。
3、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则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4、治疗反应病毒性感冒对症治疗有效,抗生素无效;细菌性感冒使用敏感抗生素后24-48小时症状明显改善,此点可作为回顾性判断依据。
出现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或症状反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保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恢复。
乙肝阻断针应在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最迟不超过7天,接种时间主要与暴露方式、接种者免疫状态、病毒载量、疫苗类型等因素有关。
1. 暴露方式:皮肤黏膜暴露或针刺伤需立即接种,性接触暴露建议72小时内完成首针。
2. 免疫状态: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需全程接种3针,已接种但抗体不足者需加强1针。
3. 病毒载量:暴露源为高病毒载量携带者时,需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4. 疫苗类型:重组酵母疫苗需按0-1-6月程序接种,汉逊酵母疫苗可缩短至0-1-2月程序。
建议暴露后立即检测乙肝两对半,根据结果调整阻断方案,同时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