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老年人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碎石、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障碍、细菌感染、代谢综合征、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糙米等粗粮。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饮食,有助于减少胆囊收缩异常。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稀释胆汁浓度。
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固醇结石溶解,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胆囊炎发作,山莨菪碱片缓解胆绞痛。药物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10毫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需持续用药3-6个月复查效果。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将结石击碎后排出,适用于单发结石直径10-20毫米且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者。术后需配合服用排石药物,定期超声复查。该方法创伤小但可能存在结石残留,必要时需二次处理。
通过腹部3-4个小切口完成胆囊切除,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或结石直径超过20毫米。术后恢复快,住院3-5天即可出院。需注意术后可能出现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多数2-3个月后可自行缓解。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合并严重感染、胆管结石或腹腔粘连患者。手术视野清晰可彻底清除病灶,但创伤较大需住院7-10天。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避免剧烈活动,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
老年胆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久坐不动。注意观察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术后患者需长期遵循低脂饮食,必要时补充胰酶帮助消化。出现持续右上腹疼痛、皮肤巩膜黄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