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多西他赛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过敏反应、体液潴留和神经毒性等。这些反应通常与药物作用机制及个体差异有关。
1. 骨髓抑制多西他赛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临床常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支持治疗。
2. 过敏反应约30%患者用药后出现面部潮红、皮疹或呼吸困难。与溶剂聚山梨酯80相关,预处理需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和西咪替丁三联抗过敏方案。
3. 体液潴留药物引发毛细血管渗漏导致下肢水肿或胸腹水。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发生率,严重时需呋塞米等利尿剂治疗。
4. 神经毒性剂量依赖性外周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通常用药后3-5天出现。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物可能缓解症状,多数在停药后逐渐恢复。
化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适度活动促进淋巴回流,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治疗方案。
化疗和放疗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因人而异,主要与治疗剂量、个体耐受性、肿瘤类型等因素有关。常见伤害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损伤、免疫功能下降等。
1、骨髓抑制:化疗和放疗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倾向。可通过升白针、输血等医疗干预缓解。
2、消化道反应:治疗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必要时使用止吐药调节。
3、皮肤损伤:放疗区域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红斑、脱屑甚至溃疡。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摩擦刺激,严重时需专业伤口护理。
4、免疫功能下降:治疗会暂时性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应避免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定期复查评估身体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