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肾周围炎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肾周围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周围炎可通过发热、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肾周围炎是肾周脂肪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患者可能出现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腰部肿块。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1. 症状识别

肾周围炎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腰痛,疼痛可向腹部或腹股沟放射,活动时加重。多数患者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同时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2. 体格检查

医生检查时可发现患侧肾区叩击痛明显,局部肌肉紧张,严重者可触及腰部肿块。腹部触诊可能出现压痛和反跳痛。患者常呈被动体位以减轻疼痛。这些体征结合病史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周围炎症,但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尿常规可能出现白细胞尿、脓尿或血尿。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通常升高。血液培养和尿培养可帮助确定致病菌种类,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肾功能检查一般正常,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异常。

4.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显示肾周脂肪组织增厚,回声增强,可能发现脓肿形成。CT检查是确诊肾周围炎的主要手段,可清晰显示肾周脂肪组织炎症改变和脓肿范围。静脉尿路造影可评估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状态。MRI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5. 鉴别诊断

肾周围炎需与肾盂肾炎、肾脓肿、腰肌劳损等疾病鉴别。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和腰痛,但肾周组织不受累。肾脓肿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脓腔形成。腰肌劳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正常。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怀疑肾周围炎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医嘱按时服药,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出现高热不退、腰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隐匿性肾炎如何治疗

隐匿性肾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等方法。隐匿性肾炎是一种无明显症状的慢性肾炎,常见表现为尿蛋白或血尿,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尿蛋白和保护肾脏功能。饮食调整方面,建议低盐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蛋、瘦肉,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防止高钾血症。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病情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善也至关重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减轻肾脏负担。隐匿性肾炎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通过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