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右眼周围疼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右眼周围疼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右眼周围疼可能与视疲劳、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三叉神经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 视疲劳

长时间用眼可能导致视疲劳,表现为右眼周围疼痛、干涩、畏光。视疲劳通常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熬夜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通过热敷、闭眼休息缓解症状,也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等药物改善眼部不适。

2. 结膜炎

结膜炎可能导致右眼周围疼痛,常伴有眼红、分泌物增多。结膜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

3. 角膜炎

角膜炎可能引起右眼周围剧烈疼痛,伴随视力下降、畏光流泪。角膜炎可能与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细菌性角膜炎可遵医嘱使用氯霉素滴眼液,真菌性角膜炎可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严重角膜溃疡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能导致右眼周围胀痛,伴随头痛、恶心呕吐。青光眼可能与眼压急剧升高有关。患者需立即就医,可遵医嘱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降低眼压,必要时需进行激光或手术治疗。

5.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可能表现为右眼周围电击样疼痛,触碰面部可能诱发。三叉神经痛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微血管减压术。

右眼周围疼痛患者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用眼时保持适当距离,每隔一段时间闭眼休息。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眼部不适期间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外出时可佩戴墨镜减少光线刺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黄斑区出现裂孔并伴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疾病,属于视网膜脱离的特殊类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通常由高度近视、眼外伤、玻璃体牵拉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视力骤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

1、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轴长增加,视网膜变薄,黄斑区结构脆弱易形成裂孔。玻璃体液化后可能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导致脱离。患者可能出现中心暗点、视物扭曲。治疗需通过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复位。可遵医嘱使用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微循环。

2、玻璃体牵拉

年龄增长或炎症反应导致玻璃体后脱离时,残余的玻璃体皮质可能持续牵拉黄斑区视网膜,引发裂孔形成。常见症状为突发性视野缺损伴闪光感。需行玻璃体切割术解除牵拉,术中可能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可短期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

3、眼外伤

眼球钝挫伤或穿透伤可直接造成黄斑区视网膜撕裂,外伤后炎症反应加速玻璃体液化,促使脱离进展。患者多伴眼痛、眼压升高。急诊需行巩膜外垫压术联合激光封堵裂孔,严重者需硅油填充。恢复期可配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血明目片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导致黄斑区毛细血管闭塞,缺血缺氧诱发新生血管生长,血管纤维增殖膜牵拉形成裂孔。典型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伴眼底出血。需接受抗VEGF药物玻璃体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后期可能需行玻璃体切除术。可辅助服用递法明片、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改善微循环。

5、特发性黄斑裂孔

部分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黄斑中心凹全层缺损,可能与玻璃体切线方向牵引力有关。常见于老年女性,表现为阅读困难伴中心暗点。根据裂孔分期选择观察或手术,III-IV期需行内界膜剥除术。术后可短期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3-6个月,定期复查眼底OCT监测复位情况。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屏幕刺激,补充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水果。若出现眼前漂浮物增多或视力再次下降,应立即就医排查新发裂孔或复发脱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