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小儿排尿困难是怎么了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排尿困难是怎么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排尿困难可能与尿道感染、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结石、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因素有关。排尿困难通常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变细、排尿中断、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是小儿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通常伴随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尿道感染的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孩子会阴部清洁,督促多喝水促进排尿。

2、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时间延长。轻度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矫正。家长发现孩子排尿异常时应避免强行按压腹部,及时就诊泌尿外科。

3、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多与脊柱发育异常有关,可能导致排尿困难与尿潴留。患儿可能出现尿失禁与便秘交替症状。治疗需结合导尿训练和药物干预,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奥昔布宁缓释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管理。

4、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可引起排尿中断和下腹疼痛,可能与代谢异常或饮水不足有关。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碎石或膀胱镜取石。家长应注意调整孩子饮食结构,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

5、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

后尿道瓣膜、输尿管囊肿等先天畸形会导致进行性排尿困难,多伴随反复尿路感染。确诊需通过超声或造影检查,多数需手术矫正。新生儿期筛查发现异常者应尽早转诊小儿泌尿外科。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孩子排尿频率、尿量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限制饮水。选择宽松棉质内衣,训练规律排尿习惯。饮食上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发现孩子哭闹拒尿、腹部膨隆或发热,须立即就医排查急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前列腺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前列腺疾病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会阴部胀痛、血尿等症状。常见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症状严重程度与疾病类型相关。

1、尿频尿急

前列腺疾病早期常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间明显,可能伴随尿意急迫感。这与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或炎症刺激膀胱有关。轻度症状可通过减少咖啡因摄入、定时排尿改善,若持续存在需排查前列腺炎或增生。

2、排尿困难

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费力或尿后滴沥,常见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增大的腺体压迫尿道导致梗阻,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初期可通过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晚期可能需要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3、会阴不适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见会阴部、耻骨区或腰骶部胀痛,可能放射至阴茎或睾丸。疼痛与炎症介质刺激神经相关,热敷、温水坐浴可暂时缓解,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或塞来昔布胶囊抗炎治疗。

4、血尿血精

前列腺癌或严重炎症可能导致尿液中带血,部分患者出现精液呈粉红色。出血源于腺体血管破坏,需立即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癌症后可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

5、性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伴随勃起障碍、射精疼痛或性欲减退,与前列腺神经血管损伤或心理因素相关。需区分器质性与心因性原因,器质性疾病控制后可逐渐恢复,必要时可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建议男性40岁后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日常避免久坐、过量饮酒及辛辣饮食。出现排尿异常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通过直肠指诊、超声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水以每日1500-2000毫升为宜,夜间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可减轻夜尿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