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和骨关节疼痛。该病起病急骤,需及时就医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

1、发热

持续性低热或反复高热是常见首发表现,因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感染。发热可能伴随咽痛、咳嗽等感染症状,普通抗感染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

2、贫血

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是典型表现,由于骨髓中异常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贫血呈进行性加重,可能出现指甲床苍白、结膜颜色变淡等体征。婴幼儿可表现为喂养困难、哭闹减少等非特异性症状。

3、出血倾向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多见,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轻微碰撞即可出现大片皮下出血,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家长需警惕患儿出现不明原因出血点或出血不易止住的情况。

4、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可能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偏硬且活动度差。部分患儿伴有肝脾肿大,体检可触及腹部包块。淋巴结进行性增大需高度警惕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能。

5、骨关节疼痛

约25%患儿以骨痛为首发症状,多见于长骨和脊柱,因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或骨髓腔压力增高所致。疼痛夜间明显,可能被误认为生长痛。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活动障碍,应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

家长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带患儿至儿童血液科就诊,日常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感染风险。治疗期间注意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严格遵医嘱进行化疗和定期血常规监测。维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概率,接种疫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转移瘤的影像特征有哪些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特征主要有结节状阴影、空洞形成、钙化灶、磨玻璃样改变、胸膜凹陷征等。肺转移瘤是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肺部形成的继发病灶,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结节状阴影

肺转移瘤最常见的表现为多发性肺结节,结节大小不等,边界清晰或模糊,多分布于肺外带及基底部。结节可呈现圆形或类圆形,部分结节可能出现分叶状改变。CT检查可见结节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多数转移瘤呈轻度至中度强化。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转移常表现为此类特征。

2、空洞形成

约5%-10%的肺转移瘤可出现空洞性改变,多见于鳞状细胞癌、肉瘤等转移灶。影像学表现为薄壁或厚壁空洞,内壁多不规则,空洞内可见液平或坏死组织。空洞壁厚度与原发性肿瘤类型相关,鳞癌转移多形成厚壁空洞,肉瘤转移则常见薄壁空洞。

3、钙化灶

骨肉瘤、甲状腺癌等转移至肺部时可能出现钙化灶。CT检查可见斑点状、团块状或环状钙化影,钙化程度与原发性肿瘤的成骨特性相关。钙化灶多位于结节中央,少数可呈弥漫性分布。这类特征有助于与其他肺部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4、磨玻璃样改变

部分肺转移瘤可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不清,多见于腺癌转移。这种改变可能与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或局部出血有关。高分辨率CT可清晰显示磨玻璃影内的小叶间隔增厚及微小结节,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5、胸膜凹陷征

肺转移瘤侵犯胸膜时可出现胸膜凹陷征,表现为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状影相连。此征象多见于周围型肺转移瘤,提示肿瘤与胸膜存在粘连或直接侵犯。胸膜凹陷征的出现可能影响治疗方案选择,需结合其他影像特征综合判断。

发现肺部异常影像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及接触有害气体,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CT。对于确诊肺转移瘤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原发肿瘤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