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新生儿睡觉抖动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睡觉抖动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睡觉抖动可能与生理性肌阵挛、缺钙、低血糖、新生儿惊厥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抽动或短暂震颤,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补充营养、监测血糖等方式干预。

1. 生理性肌阵挛: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睡眠中肌肉无意识抽动,表现为突发性肢体抖动,通常数秒内自行停止。家长需保持睡眠环境安静温暖,避免过度包裹。

2. 缺钙:

维生素D缺乏或钙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抖动多伴随易惊、枕秃等症状。建议家长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哺乳期母亲可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

3. 低血糖:

喂养不足或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血糖水平降低,抖动常伴面色苍白、吸吮无力。家长需按时足量喂养,医生可能建议口服葡萄糖溶液或调整喂养方案。

4. 新生儿惊厥:

脑损伤、感染或代谢性疾病可能引发病理性抽搐,表现为节律性抽动伴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临床可能使用苯巴比妥注射液等抗惊厥药物。

日常注意记录抖动频率与持续时间,避免强光噪音刺激,若抖动持续超过5分钟或伴随发热、拒奶等症状应及时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突然感觉头晕恶心是怎么回事

突然感觉头晕恶心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能量、调整体位、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低血糖

长时间未进食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过量可能导致血糖低于3.9mmol/L,伴随冷汗、手抖等症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严重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常用药物包括葡萄糖注射液、胰高血糖素、氢化可的松。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延迟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常见于老年人或服用降压药者,伴有眼前发黑。缓慢改变体位,增加水和盐分摄入,必要时使用盐酸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屈昔多巴等药物。

3、前庭神经元炎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引发剧烈眩晕,伴眼球震颤和呕吐。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地塞米松减轻炎症,配合异丙嗪、倍他司汀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前庭康复训练。

4、梅尼埃病

内耳淋巴液失衡导致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低盐饮食配合利尿剂氢氯噻嗪,急性期可用地西泮控制症状,顽固病例可行内淋巴囊减压术。

发作期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跌倒,记录眩晕发作频率和诱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意识障碍需急诊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