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不做病理通常无法确诊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通过胃黏膜活检可明确腺体萎缩程度及是否存在肠化生等病变。若仅依赖症状或胃镜检查影像,可能与其他胃炎类型混淆。
胃镜检查中若发现黏膜苍白、血管透见等萎缩性胃炎典型表现,医生可能高度怀疑该病,但仍需病理结果确认。部分非萎缩性胃炎或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如腹胀、嗳气等,缺乏病理支持易误诊。部分医疗机构可能尝试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胃泌素-17等血液指标辅助判断,但这些方法特异性有限,无法替代病理诊断。
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等无法耐受活检时,医生可能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长期随访结果进行推断性诊断。但此类情况存在漏诊早癌风险,通常不建议省略病理环节。对于已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者,必须通过病理排除恶性病变。
确诊萎缩性胃炎后需定期胃镜复查监测癌变风险,日常应避免高盐、腌制食物刺激胃黏膜,戒烟限酒。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根除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药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