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征是什么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征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控制不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以及存在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等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要指征,需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紧急血运重建,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避免心肌坏死范围扩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若伴随心电图动态变化或肌钙蛋白升高,提示高危状态,介入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风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若规范药物治疗后仍频繁发作,或运动负荷试验显示明显缺血,需考虑介入干预改善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支血管狭窄超过70%时,即使无症状也可能因血流受限导致远期心脏事件,需评估介入必要性。此外,心肌核素显像或心脏磁共振等检查证实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且病变适合介入处理时,也符合治疗指征。

冠心病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并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日常应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情绪波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注意些什么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呼吸训练、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等方式缓解症状。慢阻肺急性加重通常由感染、空气污染、气温变化、药物使用不当、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 1、氧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需及时进行氧疗。家庭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氧疗时间根据病情调整,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2、药物治疗:急性加重期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日2次,每次1吸;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日2次,每次1吸;氨溴索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毫升。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呼吸训练:急性加重期患者需进行呼吸训练以改善肺功能。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次,每次10分钟;缩唇呼吸训练每日2次,每次5分钟;呼吸操每日1次,每次15分钟。呼吸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4、预防感染: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力下降,需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勤洗手,佩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可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频率。 5、心理支持:急性加重期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需给予患者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