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内镜或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通常由胆石症、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胰管梗阻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发病初期需完全禁食,通过鼻胃管引流胃液减少胰酶分泌,减轻胰腺负担。胃肠减压需持续至腹痛缓解、血淀粉酶下降。
2、液体复苏快速补充晶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每日输液量需根据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动态调整。
3、药物治疗疼痛剧烈时可用盐酸哌替啶镇痛,抑制胰酶分泌可选生长抑素类似物,预防感染需用头孢三代抗生素。避免使用吗啡以免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
4、内镜或手术合并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取石,胰腺坏死感染需手术清创。手术治疗可能与胆道梗阻、胰腺坏死范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器官衰竭等症状。
恢复期需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避免酒精及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恢复情况。
大便干结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使用药物、灌肠等方式缓解。常见原因包括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肠道蠕动减弱、肠道疾病等。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奇亚籽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毫升以上。
2、增加运动适度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瑜伽或腹部按摩等低强度活动,避免久坐不动。
3、使用药物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渗透性泻药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
4、灌肠治疗对于严重粪块嵌塞,可采用开塞露或生理盐水灌肠快速缓解症状,但频繁灌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功能。
若便秘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养成定时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