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0.4厘米的肾结石一般2-4周能排出,实际时间受到结石位置、输尿管通畅度、饮水量、运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结石位置位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的结石排出时间较长,需配合体位调整促进移动。
2. 输尿管通畅度输尿管存在生理狭窄或既往炎症粘连时,可能延缓结石排出进程。
3. 饮水量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可增加尿流冲刷力,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入量。
4. 运动量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位移,但过度运动可能诱发肾绞痛发作。
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若4周未排出或出现发热、持续疼痛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阴茎流脓可能由尿道炎、前列腺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疾病引起,症状从轻微感染到性传播疾病不等。
1. 尿道炎尿道黏膜感染可能导致脓性分泌物,常见于卫生不良或尿路刺激。建议保持局部清洁,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2. 前列腺炎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伴随排尿疼痛和尿道溢脓。需进行前列腺液检查,治疗可选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普适泰片等药物配合温水坐浴。
3. 淋病淋球菌感染会导致大量黄绿色脓液,属法定传染病。确诊需实验室检查,治疗推荐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大观霉素注射剂、多西环素片等敏感抗生素。
4. 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白色稀薄分泌物。需进行病原体检测,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克拉霉素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
出现阴茎流脓应避免性生活,及时至泌尿外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治疗期间注意勤换内裤并保持生殖器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