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心血管病患者运动量合适的表现是什么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血管病患者运动量合适的表现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赵蕾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病患者运动量合适的表现主要有运动后无胸闷气短、心率恢复较快、次日无疲劳感、能维持日常活动能力。

1、无胸闷气短

运动时呼吸平稳,无胸痛或压迫感,表明运动强度未超过心脏负荷,适合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2、心率恢复快

停止运动后5分钟内心率下降超过每分钟20次,提示心脏代偿功能良好,可使用心率监测设备控制靶心率。

3、无疲劳感

次日晨起无肌肉酸痛或倦怠感,说明运动时长和频率适中,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模式。

4、维持活动能力

运动后不影响买菜、爬楼梯等日常活动,显示运动计划符合个体功能状态,需定期评估运动耐量。

建议选择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出现不适立即终止运动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席汉氏综合症可以要小孩吗

席汉氏综合征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多数可以生育,但需在孕前及孕期严格监测激素水平与垂体功能。

1、评估生育风险

需通过垂体MRI、性激素六项等检查评估垂体坏死程度,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肾上腺功能不全会增加妊娠风险。

2、激素替代治疗

妊娠前需稳定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维持激素平衡,可能与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危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低血压等症状。

3、多学科管理

孕期需内分泌科与产科联合监测,根据孕周调整激素剂量,胎儿生长受限与早产概率可能升高。

4、分娩期预案

分娩前需制定应激剂量激素方案,剖宫产概率较高,产后需警惕垂体危象与出血性休克。

建议备孕前完成全面内分泌评估,整个妊娠期持续监测激素水平,分娩选择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