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牙龈痒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牙龈痒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牙龈痒可能由乳牙萌出、牙龈炎症、过敏反应、营养缺乏、口腔溃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调整饮食、口腔清洁、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乳牙萌出

乳牙萌出是婴幼儿期常见生理现象,牙龈组织受牙齿顶压会出现充血肿胀,表现为频繁啃咬物品、流涎增多。建议家长使用硅胶牙胶冷藏后给孩子咬合,或洗净手指包裹纱布轻柔按摩牙龈。无须特殊用药,通常持续2-3天可自行缓解。

2、牙龈炎症

口腔清洁不足可能导致牙龈炎,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触碰出血。与食物残渣堆积刺激有关,可能伴随口臭症状。需每日用儿童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儿童型碘甘油局部涂抹。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

3、过敏反应

接触某些食物或牙膏成分可能引发过敏,除牙龈痒外常伴有唇周皮疹、黏膜水肿。常见致敏物包括芒果、坚果类食品及含氟牙膏。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更换无氟牙膏,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

4、营养缺乏

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缺乏会导致牙龈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表现为牙龈自发性出血伴瘙痒感。建议增加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或复合维生素B片。长期偏食儿童需进行膳食结构评估。

5、口腔溃疡

疱疹性口炎或创伤性溃疡会刺激周围牙龈,出现放射状痒痛,溃疡表面可见黄白色伪膜。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局部喷涂,配合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避免进食酸性或尖锐食物,体温超过38.5℃需及时就医。

保持儿童口腔卫生需选用适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监督刷牙,饭后用温水漱口。定期检查乳牙发育情况,出现持续牙龈肿胀或伴随发热时应就诊儿科或口腔科。注意均衡膳食,控制高糖零食摄入,补充足量维生素和钙质有助于牙龈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三个月的宝宝还有黄疸怎么办?

三个月的宝宝还有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调整喂养方式、观察精神状态、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黄疸可能由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溶血性疾病、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

1、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适用于胆红素水平较高或持续不退的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光照期间需保护宝宝眼睛和生殖器,避免直接照射。治疗后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必要时重复照射。

2、药物治疗

黄疸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苯巴比妥片、白蛋白注射液等药物。茵栀黄口服液可促进胆红素代谢,苯巴比妥片能增强肝脏酶活性,白蛋白注射液可结合游离胆红素。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3、调整喂养方式

增加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可按需调整奶量。若怀疑母乳性黄疸,可尝试暂停母乳喂养观察黄疸变化。保证充足液体摄入,避免脱水加重黄疸。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

4、观察精神状态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及大小便颜色。若出现嗜睡、拒奶、哭声微弱、四肢肌张力改变等异常表现,可能提示胆红素脑病风险,需立即就医。正常生理性黄疸通常不影响宝宝精神状态和进食。记录每日黄疸变化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5、定期复查

黄疸持续不退的宝宝需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通过经皮测疸仪或血液检测动态监测。医生会根据黄疸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腹部超声可排除胆道闭锁,血常规能筛查溶血性疾病。随访期间避免擅自中断治疗或检查。

家长应保持宝宝皮肤清洁,避免抓伤黄疸部位。适当晒太阳有助于轻度黄疸消退,但需避开正午强光且不超过15分钟。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着凉。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食用可能加重黄疸的食物。若黄疸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须及时前往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护理中避免使用偏方或自行用药,严格遵循医嘱执行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