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急性痛风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药物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结合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评估。
1、秋水仙碱作为痛风急性期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白细胞趋化减少炎症反应,常见剂型包括片剂和注射剂,需警惕腹泻等不良反应。
2、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等药物可快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肿痛,存在胃肠溃疡风险者需配合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剂型涵盖胶囊与栓剂。
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适用于多关节受累或不耐受前两类药物者,口服与静脉注射剂型均需严格遵医嘱短期使用,避免血糖波动等副作用。
4、生物制剂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可用于难治性痛风,需排除活动性感染后皮下注射,通常作为三线治疗方案。
发作期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症状缓解后应规范降尿酸治疗预防复发。
免疫球蛋白与狂犬疫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用机制、使用时机和预防方式上。免疫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制剂,两者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中常联合使用。
1、作用机制免疫球蛋白直接提供中和抗体,快速中和病毒;狂犬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2、使用时机免疫球蛋白需在暴露后立即使用;狂犬疫苗需按程序接种多剂,完成全程免疫。
3、预防方式免疫球蛋白提供即时保护;狂犬疫苗提供长期保护,免疫记忆可持续数年。
4、适用人群免疫球蛋白用于三级暴露者;狂犬疫苗适用于所有暴露风险人群。
暴露后应尽快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并遵医嘱完成全程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