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RH阳性血型一般不会导致新生儿溶血,RH阴性血型的母亲怀有RH阳性血型的胎儿时才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RH阴性血型而胎儿为RH阳性血型的情况下。当RH阴性血型的母亲第一次怀有RH阳性血型的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可能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产生抗D抗体。这种抗体属于IgG类免疫球蛋白,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并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第一次妊娠时产生的抗体量通常较少,对胎儿影响较小,但再次怀有RH阳性血型的胎儿时,母体内已经存在的抗D抗体会迅速增加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
RH阳性血型的母亲无论胎儿是RH阳性还是阴性,都不会产生抗D抗体,因此不会发生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但需要注意,ABO血型不合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这种情况在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较为常见。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通常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黄疸,严重程度远低于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
所有孕妇都应在孕期进行血型检测,RH阴性血型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现存在RH血型不合的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在妊娠28周左右和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以预防母体产生抗D抗体。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黄疸情况,必要时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母乳喂养不会加重溶血症状,可以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