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甲状腺弥漫性改变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甲状腺弥漫性改变通常由碘缺乏、自身免疫异常、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日常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避免过量食用卷心菜等致甲状腺肿物质。生理性因素无需药物干预,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即可。
2、药物治疗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自身免疫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心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调节甲状腺功能。
3、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相关,常伴随突眼、手抖等症状。通过放射性碘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后实施。
4、手术治疗严重肿大压迫气管或疑似恶变时考虑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需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和功能指标,出现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子宫内膜癌一期通常无须化疗,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是否需化疗需结合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综合评估。
1、手术为主子宫内膜癌一期首选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低危因素者可观察随访。
2、高危因素评估若存在深肌层浸润、低分化、特殊病理类型等高危因素,可能需补充放疗或化疗。
3、化疗指征Ⅱ型子宫内膜癌或转移概率超过10%时建议化疗,常用方案为紫杉醇联合卡铂。
4、个体化方案需综合年龄、生育需求、合并症等因素制定方案,年轻患者可考虑保留卵巢功能。
术后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避免雌激素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