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贫血和肝炎有关系吗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贫血和肝炎有关系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贫血和肝炎有关系。慢性乙肝患者贫血的约占70%左右,其发生贫血的直接原因,可能是乙肝病毒在骨髓细胞内复制而逃避免疫清除,导致骨髓呈病态造血,幼稚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障碍,血细胞随病情进展而持续凋亡不可逆转,造成贫血。另外,乙肝病人多有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和腹泻,均可导致叶酸、维生素B12和铁摄入吸收和利用障碍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要及时抗病毒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检测血常规,叶酸、维生素B12及铁蛋白,若出现以上造血原料缺乏,要及时补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一辈子不手术是否可行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可通过药物溶石、饮食调节、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充满型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长期高脂饮食、肥胖、胆道感染等因素引起。 1、药物溶石: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每日3次或鹅去氧胆酸片500mg/次,每日2次可溶解胆固醇结石。药物溶石适用于结石较小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疗程通常为6-12个月。 2、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等。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3、定期监测: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和胆囊功能的变化。若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不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5、中医调理:采用中药调理,如茵陈蒿汤、大柴胡汤等,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可辅助缓解症状,改善胆囊功能,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定期监测结石大小和胆囊功能的变化,若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