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无创DNA检查主要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项目包括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常见非整倍体疾病,部分检测可扩展至性染色体异常及微缺失综合征。
1、21三体综合征通过母体外周血游离DNA分析胎儿21号染色体拷贝数,筛查唐氏综合征风险,准确率较高。
2、18三体综合征检测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辅助诊断爱德华氏综合征,需结合超声等进一步确认。
3、13三体综合征评估13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帕陶氏综合征风险,对胎儿严重畸形有提示作用。
4、性染色体异常部分检测涵盖X/Y染色体数目异常,如特纳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等,但临床意义需谨慎解读。
建议孕妇在孕12周后进行检查,高风险结果需通过羊水穿刺等确诊性检测验证,并接受专业遗传咨询。
粘膜下子宫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宫腔镜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通常由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细胞增殖失衡、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适用于肌瘤较小或症状较轻者,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药物治疗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2、宫腔镜手术:通过宫腔镜切除肌瘤,保留子宫,适合有生育需求者。手术可能与肌瘤位置和大小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症状。
3、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合希望保留子宫且不适合手术者。该治疗可能与肌瘤血供丰富有关,通常表现为盆腔压迫感、痛经等症状。
4、子宫切除术:适用于肌瘤较大、症状严重或无生育需求者。手术可能与肌瘤多发或恶变风险有关,通常表现为贫血、尿频等症状。
建议定期复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雌激素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症状缓解。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