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川崎病球蛋白用几天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川崎病球蛋白用几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夏长军
夏长军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主任医师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免疫机制介导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就是血管的炎症,一旦确诊川崎病在起病的时间内可以用单剂量的高丙球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进行治疗。一般是每天每公斤体重两克,用药以后一般的是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如果输了高丙球治疗36小时仍然发烧不退,或给药两到七天以后症状再次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为对高丙球没有反应。对于高丙球没有反应的冠状动脉受累风险明显增高,对于耐药者可以重复使用高丙球再次治疗一次,相当部分病例,体温可以下降,川崎病的临床表现逐渐消失,如果仍然不退烧,就要用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了。也就是说川崎病的球蛋白是可以用两次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接触后几天发病

手足口病接触后通常3-7天发病,潜伏期最长不超过10天。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与病毒类型及个体免疫力有关。多数患者在接触病毒后3-5天出现症状,初期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1-2天内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性疱疹,随后手足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皮疹多分布于手掌、足底及臀部,部分患儿可能伴随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典型病例病程约7-10天,症状较轻者可自愈。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或接触被污染物品感染。患者在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但康复后数周内仍可能通过粪便排毒。

家长需注意观察接触者健康状况,保持手部卫生,避免共用毛巾餐具。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对玩具、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无力或呼吸急促等症状,须及时前往儿科或感染科就诊。日常可通过接种EV71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但需注意该疫苗不能覆盖所有肠道病毒血清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